用理论凝集人心,用音乐凝染灵魂,用文字凝聚记忆。
1989年春夏之交,我受命调学校党委宣传部主持广播宣传工作,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康向上的音乐娱乐引导人,为净化精神文化生活,优化育人环境,收到了良好效果。
我在努力工作的同时,积极撰写理论实践文章。我的首篇论文就被湖南省广播电视优秀节目评委会、湖南省广播电视学会入选:“刘宁同志:你的论文《发挥广播舆论在高校的育人作用,为创造良好的高校环境而努力呐喊》入选参加《湖南省广播电视青年征文》研讨会,特发此证。”
研讨会上摘录部分学生的广播稿内容进行交流:89级李波涛写道“清晨校园广播转播的国内外重要新闻,对大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有着指导性的作用,通过它,既可以了解国内外形势,又可以把握时代的脉搏。校园广播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纽带和桥梁,它给生活标注着前进方向,给生命注入青春活力……”88级邓宏伟写道“耳闻校园广播播放的《长征组歌》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使大学生敬佩之感油然而生;万里长征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是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是值得我们大学生敬仰和继续弘扬的……”89级刘光辉写道“在平凡中闪光,在默默无闻中奉献,这是雷锋、徐洪刚、刘志艳英雄们的足迹,学习英雄品质,培养高尚情操,使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也必是当代大学生的实践和追求,我们要学习榜样精神,传承榜样力量……”研讨会评审委员会给予高度评价:“正确把好高校广播宣传阵地,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激发了大学生爱国热情,真正起到了正面引导的育人作用。”
校党委宣传部决定:1989年10月9日将“衡阳医学院广播学生记者站”启动仪式作为一次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在“湖南省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基地”衡南县谭子山镇工联村举行。
党支部书记给学生记者讲解了20世纪70年代末工联村还是个穷乡僻壤,山高垅窄,村民吃粮靠返销。80年代初村党委带领所有村民开荒山,让农民走上了致富路,迈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工联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给学生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记者在农家、田间、机耕道跟踪采访村民的心声,得到第一手资料把村民的真实面貌体现出来。
启动仪式结束后,学生记者为乡亲们表演了丰富多彩的节目,真是能歌善舞,各显神通。舞蹈《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曲声中落下帷幕,赢得了村民们的热烈掌声。
带着满满收获返回校园后,开始整理录音资料,赶写稿子,这是记者们的第一要务……
工联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发展农、工、贸,走集体致富的录音采访报道后,深深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触动了学生的情怀。88级学生余正扬在广播稿中写下自己的感受:我了解到工联村的过去,穷得只有“一把锄头一双肩,早看日头晚看天”------贫穷落后靠救济。耳闻目睹了现在,“工农配套、文明富裕、山水秀丽、社会安康,------富裕文明奔小康。”中国就是因为有许多“领头雁”式的共产党员,才有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翻天复地的变化,使我看到了中国希望的田野未来可期……
2017年10月随校老年科协亲睹工联村,“千亩良田变银行,共同富裕奔小康”,金色的田野构成了一幅丰收、美丽的风景画。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社会在不停的发展。南华大学65年的发展之快可谓日新月异,校园广播与时俱进更加突出了思想教育的时代性。从传统的播音模式,通过采编—播音—合成—播放流程完成节目,听众通过在校园内收听广播或电话连线、平台点歌等方式参与。从20世纪初的“留声机”时代,到20世纪末的“录音机”时代,再到近年来的网络媒体时代,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听众需求不断提高,节目形式有更多突破和创新,更丰富的互动感。
南华大学当下校园主流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如大学校报、广播台、电视台、校园网,以及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抖音等。校园广播是高校的重要传媒之一,以声音为媒介的传播方式传递信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开始不断优化、完善自身建设、创新运作模式、拓展发声平台,逐步完成由“单一型”校园广播媒体向以广播为核心的“综合型”校园媒体的转型。
65年来,广播在校园文化中的功能与定位始终坚持高校广播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有声载体,担负着做好正面宣传,传播校园新闻,是校内重要舆论宣传阵地和学生实践基地,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舆论引导的有效载体,推动学风建设,促进校园和谐的职责和使命。为进一步深化立德树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一流”建设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更好地培养一流人才、成就卓越医师等提供舆论引导与支持。
65年来,广播在校园文化中始终以红色基因传承为导向,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激情,传播健康校园文化为己任,进行“报效祖国,献身核事业、献身医疗事业”的宣传教育。报道英雄事迹,反映师生工作、学习中的新风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做好有声宣传的同时,积极策划举办各种创意独特、内容新颖的校园活动,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这正是:
六十五载薪火传,核医桃李满庭芳。
六十五载攀高峰,南华争先谱华章。
传道授业忆往昔,教育宏图看今朝。
科教兴国新时代,逐梦未来铸辉煌。
祝愿南华大学积历史之厚蕴,展未来教科产之宏图!
刘宁,1978年9月入校,目前是南华大学退休研究员。2005年2月1日参加湖南大学主办的湖南省高校科技、社科统计工作会议时在岳麓书院的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