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一党诞生,
拨开云雾红日升。
经历风雨航向领,
改天换地一百春。
作为新中国第一届铀矿开采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教育培养了我。我曾在我国第一个功勋铀矿山(711矿)工作十年,于1977年晋升为工程师,并加入了党的组织,实现了我入党的多年愿望。我见证了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到中南工学院及南华大学的全过程。在我的人生经历中,珍藏着许许多多深刻影响的感动与情怀,铸就了对党的感恩,感恩党的光辉一直催人奋进!
1958年8月,我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1959年8月随矿冶工程系转入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学院在张爱萍将军提议下,由王淦昌亲自带领,成为了一所专门培养铀矿冶工程技术人才的大学。9月1日,我们近200名四个年级的学生,在仅有的一栋正在建设还未封顶的楼房里开始上课了!学院创办初期,便遭遇了重重困难:一是经历了自然灾害的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二是苏联撤销了对我国提供原子能教学模型及有关图纸资料的援建项目。学院党委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坚守使命,在艰难困苦的办学中进行着充满希望的跋涉,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以党委书记张克俭为首的院、系、处干部组成的“英雄团队”,带领学院砥砺前行,领导干部中大部分都是退伍军人,当年都是披肝沥胆的骁将英雄。党委副书记徐其昌是长征干部,院工会主席陈德录身上还有敌人打进的子弹未取出:党委办公室主任在给全院学生作形势报告中,细叙过他参加鄂豫皖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受伤的经历,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在八路军某团当侦察兵,在抗日游击战中出生入死。他们都是有坚定信仰、对党忠诚的优秀共产党员,以党的发展原子能事业战略部署为指引,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奋发图强,为把学院建设好,克服困难,再次奉献。学院党政干部以及学院老师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体现了我们党的强大政治领导能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师生员工牢固形成了群体意识与共同信念,饱含着信仰、道德、品质、态度、方法及其工程实践整合成的内在精神价值。我深深懂得:唯有坚定信仰,才有精神力量传递灵魂,把党的事业当成最好的信仰,强大内心。感恩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教育我们追求理想,崇尚英雄,学好知识,为祖国的铀矿冶事业奋斗终生。我立志:坚定理想信念,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我大学毕业后,曾到常宁县兰江公社朱陵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与农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向党组织交了我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我曾在中国第一个功勋铀矿山郴州711矿东矿带工作了近10年。711矿东矿带二号井(编号为四工区),井下气温高达40度,水温高达50度,涌水量每小时100-200立方,作业条件十分恶劣。我任工区技术组长,与我的同事及工人师傅,完成了三项技术改造项目,与工人师傅们心连心。在铀矿开采的征程上,创业精神如同火一般明亮,穿行在青春无悔的选择里。1977年,我晋升为工程师,经四工区党支部讨论通过了我的入党申请。入党那天,我怀着感恩写下:党的多年教育培养,我接受了信仰的力量,寻找人生价值追求,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现在711矿旧址已被授予核工业部地矿光荣传统教育基地、湖南郴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6月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2019年10月,被国务院、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曾多次回711矿,看望当年和我共同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同事与工人师傅,他们热爱党、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精神永远留在我的心底。2019年“五四”青年节,我的女儿、儿子专程回到711矿,回瞻少年时期在711矿上学的留痕印记,传承好红色基因。
2000年,中南工学院与衡阳医学院合并为南华大学,我参加了校教学督导团的工作,直至退休。“休闲非吾志,甘当守护人”,积极参加了校史收集资料的工作,撰写了《守护校史》等资料,追忆了南华大学源头之一的中南工学院与国运相连的宏大历史背景,为《两弹一星》而诞生、成长的始末,细叙了饱含《两弹一星》精神基因的南华精神之真谛。
2017年7月,参与了《南华大学校史馆建设文字脚本》的研讨,在研讨中深受教育。不管南华大学走多远,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校史馆的建设充分凸显了学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忠诚!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说:“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永远坚定信仰心系党,坚持高尚的信念,高举起镰刀斧头的党旗,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