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海战役期间,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极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战争。这四省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陈毅在1951年2月11日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强调,五百万支前民工,遍地都是运粮食、运弹药、抬伤员的群众,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优势。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不仅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征途上的一切胜利与成功、成就,都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正因为有人民群众的小推车,所以中国共产党能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换个角度也同时证明了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共产党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立于不败。
人民群众为什么愿意帮中国共产党推小车送粮食弹药,因为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信中国共产党,一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对的,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为民的;为什么是对的、为什么是为民的,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武器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革命的、为民的、无私的,则前面的所有推理与结论就板上钉钉了。
相比于小推车,飞机大炮先进得多、杀伤力大得多,碉堡呢也要坚固得多,然而,拥有美式先进装备、拥有无数坚固碉堡的当年的国民党军队,却终于灰飞烟灭。国民党的覆灭从反面证明了,失去了民心就失去了灵魂,没有灵魂的军队必然不堪一击,没有灵魂的政党必然碌碌无为!国民党输了,不是输在武器与实力上,而是输在民心上。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种民本思想早在3000多年前就被西周当作立国之本。“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400多年前的唐太宗悟出了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民心所向决定着执政者的生死。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更是将我国历史上优秀的民本观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人民观相结合,升华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在百姓心中扎下了根。中国共产党越是胸怀人民,根就越深,枝叶也就越繁茂。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仅能照见过去,更能引领未来。《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2月版)就是这样一面既总结过去又引领未来的镜子。它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以翔实的史料、缜密的逻辑、朴实的文风,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百年历史画卷。它以史论结合的形式,重点叙述和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战略部署、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及其发展历程;深入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着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精神和风范;深刻解读历史性变革中蕴藏的内在逻辑,历史性成就背后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特别是它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为指导,突出了各个历史时期党的人民观的与时俱进的进步与升华,突出了各个历史时期、各行各业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突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突出了扎根民心方能枝繁叶茂、事业发达这根历史的主线。
即使是非党员身份的年轻学生,读懂这本书也能懂得学习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的极端重要性。民为本,这既是一个先进执政党要遵循的基本道理,也是每个人成长、成才、成功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