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工作处
 首页  部门简介  工作动态  党建园地  关工委  老科协  老年大学  老年文体组织 
 
您的位置: 首页>>金秋文苑>>正文
书卷气、书香气与书生气
2017-03-09 11:29 张长元 

平生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与友网上聊天,谈及书生“三气”。友戏曰:“书生‘三气’者,酸气,傻气,呆气者是也。”吾不苟同,友令我正经作答。以下便是我的答卷。

书生“三气”者,即书卷气、书香气与书生气是也。

先说书卷气。气者,就是一种气味,好像桂花的清香、衡阳“活水鱼”的鲜甜、农民身上的泥土味一样。它是通过养成教育而形成的一种禀赋,而不是刻意的“显摆”,往往内敛于身而不自觉。书卷就是书本,古代书本多作卷轴,故称为"书卷"。读书人,常年与书为伴,看、抄、藏、引,自然就沾染了书卷中的气与味,这就是书卷气。读书被誉为“生命的美容”,书卷气的内涵就是一种儒雅之气,不粗俗,不市侩,不奴颜婢膝,自然,淡定,如幽兰空谷,松柏山涧。书卷是文字载体,文字是自然语言符号,书卷气的外在形态往往表现在读书人的语言中,说话行文斯文,引经据典,溯本求源,腹有诗书,言之有理。书卷气更多的蕴于经典之中。记得我年轻时上大学,政治经济学老师要我们“啃”《资本论》,哲学老师要我们读《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当时茫然,不甚了了,似懂非懂,现在看来,还是粘了一点气味,应感谢老师当年的教诲。

二说书香气。翰墨飘香,书香气是一种油墨的香味,这可能是它的物理意义;而其精神意义则是爱书、恋书,将读书学习视为生活的一部分。由爱而恋,由恋而痴,《聊斋志异》有《书痴》篇,说的是彭城人郎玉柱爱读书的故事。“其先世官至太守,居官廉,得俸不治生产,积书盈屋。至玉柱,尤痴:家苦贫,无物不鬻,惟父藏书,一卷不忍置。父在时,曾书《劝学篇》,粘其座右,郎日讽诵;又幢以素纱,惟恐磨灭。”郎玉柱读书“非为干禄,实信书中真有金粟”——这可能是柳泉居士对书“香味”的憧憬。读书是未知世界的“入场卷”。今天看来,书的“香味”应该是非功利的,正如高尔基所言:“读书有时会使人突然明白生活的意义,使他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意义。”当下,人们崇拜“成功”而鄙薄书香,重“金”而轻“气”,人们象热锅上的蚂蚁那样逐利求官,而书香气可能是一副冷静剤,它使人们能回归生活,丰富人生的意义。因为“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当年程颐如是说。

三说书生气。书生即儒生,“儒者,懦弱者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或指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践,脱离实际的知识分子,而书生气往往指尚空谈、不识时务之“腐儒”之气。这当然算一层意义。但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长沙》却赋予了书生气的另一种诠释:“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和苏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李颀的“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解释同。看来,书生气还不是一枚“劣币”。时下,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犹存,书生气往往受人诟病。但我觉得总想当一名教师的毛泽东同志还是认可书生气的。书生气当然要和“书”结缘,通过读书养成一种浩然之气。当年,孟子弟子公孙丑问先生:“请问先生在哪方面擅长?”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上述“三气”中,书卷气是通向书香气的平台;而书生气则是书卷气和书香气人格化的表征。

翌日,友来函赞曰:“真高见也。”吾喜,告之夜梦彭城人郎玉柱先生。友揶揄曰:“君似书生者也。”

关闭窗口

南华大学离退休服务中心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

电话:07348282325  邮编:4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