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各方面的条件越来越好,人均寿命越来越长,人们退休之后,少则一二十年,多则三四十年,甚至更长。在退出职场、沒有固定工作任务之后,如何度过这对人生而言不算短的岁月?近数年来,通过各种媒体,特别是微信群,大家从不同的视角与层面,给出了无数的妙招和良方。事实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和状况,对妙招和良方的选择各不相同。我作为大学的一名老教师,退休后即加入到学校的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十多年来,按照自己的实际状况,结合老科协每年的工作安排,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积累了一些感触和体会。概括为“以为得乐,笑对人生” 。
一、以“为”得“乐”,“乐”在“为”中
在老年工作与老年群体中,经常讲到的一句话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本人2005年65岁退休,进入老年群体至今13个年头了,我对“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句话的体会是,以“为”得“乐”,“乐”在“为”中。十多年来,在学校老科协的组织与支持下,依自已的兴趣和基础,不停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一是不断线做些研究工作。10多年来,共完成研究课题多项。在高等教育研究方面: 完成研究课题多项,相应的成果有: 主编出版专著两部,《大学理念——认知与践行》,25万余字,2009年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和谐督导之路》,27万余字,2010年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近十年中单独或合作发表教研教改论文10来篇,其中4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从当今时代特征看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大学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与发展前瞻》、《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研究与实践》、《论大学内部的思想张力》等。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学习与思考,完成研究课题2顶,发表文章两篇:《“道”与“行大道”之解读》、《“明道”与“修德”并行--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演进的内在逻辑与核心内涵》。通过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学习与思考,特别是在完成几篇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进一步提高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兴趣,决心继续坚持下去。
二是帮助鼓励青年教师做好教学与科研工作。做了以下一些事情: 2005至2011年,每年都在学校新进教师培训班讲课,由于认真备课,且每年都与时俱进地更新讲课内容,讲课颇受好评,也因此结识了很多青年老师,并与多名青年教师保持友好关系,交流切磋教学与科研情况,帮助鼓励他们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也从他们那里受到启发激励而充实提高自己; 近10年中,应邀到各学院包括附属医院,主要是针对中青年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多种内容与形式的讲座10多次; 担任两届学校教学督导团团长,将督导重点放在青年和新进教师教学质量上,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尽了自己的一份努力; 还应邀到3个较新开办的学院担任过教学督导,为这些新办学院的教学工作出谋划策。
三是关心学生的成长,开展与学生的交流谈心活动。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联络几位老党员教授,与多个学院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交流,以自已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结合学生党员提出的困惑与迷惘,谈人生规划,谈如何做合格党员,从几次活动的反映看,效果不错; 为学生开专题讲座10多次,大都反响不错;平时走路散步遇到学生,方便的时侯,我也喜欢与学生交流。有一次遇到一位大四的学生,他正为是考研还是就业而难下决心,我和他坐下来谈了近一个小时,帮他从家庭条件、学业基础、个人志向、是否已有合适的就业单位等等,进行全面分析,最后他决定还是应该先就业,临别时向我鞠躬表示感谢。
作为老科办会员,积极参与老科协的各项集体活动。老科协每年大的集体活动有三次,两次户外活动,一次年会,我都积极参加; 作为协会理事,每年开理事会6至8次,研究协会工作,都按时参会,积极参与讨论。
除上述活动之外,每天都坚持看书学习,坚持在网络和电视上关注国内外大事,结合研究课题,思考一些问题,写点东西,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很充实,每当学习思考有所收获,有点心得,愉悦之情便油然而生。
二、春在心中,笑对人生
人人都有健康长寿的愿望,但如何实现,古今中外,人们莫不在用心探究其中的奥妙玄机。我的体悟是,春在心中,笑对人生,顺其自然,和美与共。“春在心中”助我乐观开朗的人生。春天万物复苏,草木峥嵘,“春”象征着美好与希望。“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就在汝心头”,我以春为佛,“春在心中”,因此,总能在所见所闻、所及所遇中,看到美好与希望的一面,“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所以总能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病痛来临,遇到疑难,别人误解,亲人故去,皆看做人生之必然,坦然面对。
我50岁那年,被确诊为胃癌,做了胃次全切手术(基本上全切了)。医生预期是3至5年的存活期。我沒有悲观失望,而是自定了“五不”的余生信念: 不怕(人生总要走向终点,何足惧!), 不求(功名利禄,生外之物,已不惑之年,诚可不求), 不闲(闲下来等着那一天,或许到得更快,还是做点事情为好), 不累(做乐为可为之事,累与不累与心态有关), 不停(战术上还得重视,该治疗和保健还得坚持)。正是这“五不”支撑我走到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最不能回避而又常令人苦恼的是人际关系。亲朋之间,恋人或夫妻之间,上下级之间,同学同事之间,常常会因为种种原因而生矛盾和意见,甚至积怨。社会生活非常复杂,有矛盾并不可怕,关键在如何对待,如何化解?我的体会是,首先是自已要有仁爱之心,凡亊多关心、帮助、体谅别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宽容,尤其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切不可有意无意加害别人,心地要善良。这是搞好各方面关系,营造良好人际环境的要诀。在我的经历中,关键时刻都得到别人的帮助,我数十次住医院,若不是亲朋、同事、领导的关爱、鼓励,不可能有今天。知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名言:“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我常以这些名言警醒自己,于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让自已的生活美起来,心境快活起来,幸福感多起来!这或许是我能快活地走到今天的秘笈。
我身上动过8刀,做过5次比较大的手术,除50岁那年作了胃次全切手术,之后又作了3次较大的手术,能活到今天,得益于乐观开朗的心态,得益于以“为”得“乐”,笑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