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刚过几天,4月11日,离退休服务中心第九党支部40名党员怀着缅怀革命先烈的崇敬心情前往湖南省浏阳市瞻仰胡耀邦故居与纪念馆、秋收起义纪念馆与文家市会师旧址,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党建活动。
在前往浏阳的路途中支部书记贺性鹏以“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楹联品读胡耀邦的为民情怀上了一堂生动微党课。胡耀邦在1958年9月在河南调研时在武侯祠大殿门前看了顾嘉蘅所提的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胡耀邦改为“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该联朴实无华,体现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风亮节和宽广胸襟,是胡耀邦一心为民的生动写照。

胡耀邦故居位于浏阳市中和镇苍坊村,始建于清朝年间,是典型的清末湘赣边界民居风格建筑。故居槽门上的对联“支分西岭,业绍南塘”映入眼帘,质朴而庄重。故居内,胡耀邦同志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场景得以复原,从简朴的家具到充满生活气息的摆设,无不让人感受到胡耀邦同志平凡而伟大的起点。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胡耀邦同志当年的欢声笑语,感受到他从小树立的远大志向。这里不仅是一处建筑,更是一座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生动课堂。
随后,我们来到胡耀邦同志纪念馆。馆内陈列的珍贵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系统展示胡耀邦生平事迹、思想和人格风范。纪念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展示手段,通过“心在人民——胡耀邦生平事迹陈列”,生动再现了胡耀邦同志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被胡耀邦同志坚定的革命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他从苏区的“红小鬼”成长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纪念馆内的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都诉说着胡耀邦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感人故事,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他“两袖清风,奉献终生”的崇高境界。

我们还参观了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这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之一。1927年9月,毛泽东在这里主持召开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放弃攻占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的计划,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转移,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走进旧址,仿佛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陈列馆通过“一场危机、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支军队、一部史诗”的展示线索,运用声光电、场景复原、电子沙盘等技术和形式,生动再现了秋收起义前后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站在会师操坪上,望着那座“光辉起点”雕塑,我们仿佛看到了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力挽狂澜的伟岸身影,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坚定决心。
通过参观胡耀邦故居与纪念馆、秋收起义纪念馆与文家市会师旧址活动,党员们纷纷表示,这次主题党日活动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和思想升华。党员熊月秀说到胡耀邦“心在人民,利归天下”的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我在新时代坚守初心,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为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懈努力。党员秦旭平发表感慨:耀邦少年跟泽东,转战南北闹革命,革命成功不计功,身在高位不染尘。党员李云忠参观秋收起义纪念馆后有感而发说道:霹雳一声动地来,义旗高举鬼神哀。洒血抛颅摧旧制,举刀持戟换新天。遗篇历历浩气存,弹洞斑斑前村现。星火燎原终有继,初心不忘壮坤乾。80岁高龄老党员谭立志说:义举湘东第一枪,工农奋起战旗扬,燎原星火开新宇,革命精神万古长。
胡耀邦同志的高尚品格和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全体党员在新时代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党员们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